7月29日,記者從合肥市人社局獲悉,2020年底,該市將實現所有在建工地的“智慧工地”全覆蓋。屆時,依托重點工程建設管理局智慧管理總控平臺將重點打通與銀行的工資支付通道,將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的工資發放,進行全線上審批、流轉及實時監管,以及全線上工資發放實時統計、分析,從源頭上消除發生拖欠工資問題的各類隱患。目前,合肥市各個區域正在全力以赴推進“智慧工地”建設。
據了解,2018年初,合肥經開區重點工程管理局擴延建筑工地實名制管理系統功能,率先對區內所有的財政投資工程項目實行“智慧工地”管理,嘗試走出了一條根治欠薪的“新路子”。利用計算機遠程監控、電子圍欄、設置高清攝像頭、人臉識別、數據統計等信息技術,將傳統的人工管理逐步改造成為“智慧工地”管理,做到了“九清”:即人員出勤清、人員在場清、人員培訓清,出勤天數清、在場時長清、培訓結果清;工資發放清、工資統計清、工資依據清。2018年以來,合肥經開區重點局將轄區內54個政府投資項目全部納入了“重智”管理,同時實現了對接住建部全國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平臺。
工地務工人員信息錄入是“重智”系統最核心的環節。為了保證所有人員信息都準確完整的錄入系統,合肥經開區采取了管理人員線上審核和工人線下人工采集審核相結合的錄入方式。即工人在項目部組織下進行人員身份證、工種類別、入場起始時間、人臉識別等信息的線下采集和核對,匹配無誤后錄入系統。項目管理人員利用日�?记趯ι矸葑C和人像等信息在線上再比對的方式進行審核,確保人員信息的準確。
通過“智慧工地”管理,合肥經開區實現了系統自動統計工人所在的項目名稱位置、工作區域、出勤天數、在場時長、所屬班組、工種等,達到了農民工實名制管理和工資發放有“痕”,基本杜絕了轄區內政府投資工程的農民工工資糾紛問題。(陶媛媛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張永)
�。ㄘ熑尉庉� 田孟薇)
,